新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365-app*官网
?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会员登录
入会申请
首页
中乐协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机构组织
行业党建
会员名单
入会申请
产业集群
省地方协会
国际组织
出版物
专家委员会
品牌建设
新闻中心
公告
行业焦点
协会工作
行业资讯
新皇冠体育
音乐教育
产业集群
文章精选
数据中心
分析报告区
统计局数据
海关数据
海外数据
专利
其他数据
下载中心
职业培训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
社会音乐师资查询
社会音乐教师会员
扬琴专委会会员
萨克斯电吹管
器乐文化个人会员
新皇冠体育
上海国际新皇冠体育
皇冠体育365生活展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工作
>
赋能产业集群,务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乐器产业集群工作现场交流推进会在黄桥举办
公告栏
关于开展历届“行业工匠”评优表彰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历届“科技之星”评优表彰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乐器行业第三届“行业工匠”推荐工作的通知
中国乐器协会职业能力评价总站——辽宁省钢琴调律师协会 2024年第二期职业等级评价通知
关于开展2024年度乐器行业“科技之星”申报工作的通知
中国乐器协会(北京职业能力评价鉴定站) 2024年第二批职业等级评价通知
中国乐器协会职业能力评价总站——上海站 2024年第二批职业等级评价的通知
关于在上海新皇冠体育期间开展2024全球业界新品首发活动的通知
关于转发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关于开展2024年度轻工业专利成果评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开展琴行及艺术培训行业调研的通知
查看更多 >
品牌矩阵
赋能产业集群,务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乐器产业集群工作现场交流推进会在黄桥举办
发布时间:2024-06-24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2024年6月21日下午,全国乐器产业集群工作现场交流推进会在江苏黄桥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孙瑞勇,泰兴市委常委、黄桥镇党委书记蒋益公,以及来自全国11家乐器产业集群——包括江苏黄桥、扬州,河北肃宁、武强、饶阳,贵州正安,北京平谷,天津静海,山东鄌郚,河南兰考,德清洛社、余杭中泰等地的政府领导、产业集群相关负责人、行业组织代表以及骨干企业领导参加会议。正在申报乐器产业集群的河北武强县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逐一发言,介绍了各自集群工作上的好经验,好作法,并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几年来,乐器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自2005年11月起,中国乐器协会开始在行业内对产业集群进行培育和共建工作,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指导和统筹下,乐器行业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结构布局更加优化,发展趋势日趋完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已形成多种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集群发展模式,在行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截至2024年6月,乐器行业产业集群共有11家,包括4个“之都”、3个“基地”,4个“之乡”。以上11个集群分布在7个省市,主要产品涵盖钢琴、提琴、铜管、木管、吉他、电吉他、手风琴、古筝、扬琴、琵琶、二胡、民族打击乐、竹笛、葫芦丝等中西乐器。据中国乐协统计,2023年国内11个乐器产业集群内共有乐器企业2028家,从业人数约10.6万人左右,年销售收入约136.68亿元,同比上升8.31%,在整个行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各具特色亮点纷呈:近年来,11个集群所在地政府都非常重视乐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推动集群经济做大做强。河北肃宁县充分利用在京津冀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引资和对内培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服务保障,使得乐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自2021年共建“中国北方乐器之都”以来,从扩大规模、优化政策、振兴乡村、促进电商等四个方面着手,强化弱项、补齐短板,努力推动乐器产业发展壮大。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专班接续引导支持乐器产业转型发展。天津静海区乐器产业主要分布在蔡公庄镇、中旺镇和子牙镇三个区域,其中蔡公庄镇主要生产西洋管乐,鹦鹉手风琴坐落在中旺镇,子牙镇主要生产笙、管、笛、萧、葫芦丝等小件类民族乐器。政府在人员技术培训,补强产业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利用中旺大集策划人才招聘会,帮助华韵乐器解决了用工紧张的问题。华韵乐器在组织“鹦鹉手风琴艺术节”的过程中,也得到静海区文旅局和中旺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子牙镇为解决葫芦丝的原材料问题,专门建了葫芦种植园,政府还在乐器产销、音乐教育及文化旅游等方面给予支持,致力打造出“音乐乡村”的概念。江苏黄桥镇,由政府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的“绿岛”环保项目,规划设计了全自动欧米伽静电喷涂生产线和自动化抛光、打磨设施。新征项目用地,新建标准厂房,年底前投产运行,年可完成35万只提琴系列产品表面处理,基本满足全镇中小型乐器企业的生产配套需求。山东鄌郚镇,引导成立乐器小微电商企业124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等平台,对接国际用户和订单,年完成国际订单2.5万笔、营业额突破3.6亿元;引导乐器企业发展国外代理、建设海外专仓,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实效。贵州正安县举办了中国吉他制作大赛、吉他音乐节及贵州正安吉他展览会,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吉他生产水平,有效促进了吉他工业、吉他文化、吉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吉他制造”向“吉他文化”的链式发展。河南兰考县,将乐器产业发展作为区域经济重头戏,从机构助力—政策惠及—活动平台—价值链延伸—企业品牌培育等形成了闭环发展。2023年作为首届全国古琴制作大赛举办地,共有来自16个省市98个企业、工坊或个人选送的169张古琴报名参赛。这些精美的参赛作品不仅规格高、价值高,且形制风格丰富多样。据统计,共有42种不同形制的古琴参赛,展现了目前中国古琴制作技艺的水平,亦彰显古琴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匠心之美。北京平谷区,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大环境下,逐步调整集群结构,务实推进产业升级。目前全部完成煤改清洁能源。涉粉尘车间全部完成防爆、降尘升级改造,比改造前减排将近60%。基地龙头企业研发植物漆替代化工漆,实现提琴上色的“绿色革命”。今年5月,第五届中国国际提琴与琴弓制作大赛在平谷举行,共有10个国家级国内24个省市的261名选手,共提交456件作品参赛。创历届最高。扬州琴筝之都,打造琴筝非遗文化产业园,定期组织琴筝爱好者进行游学,定期举办琴筝教师培训班等。杭州余杭的竹笛之乡、德清洛舍的钢琴之乡、衡水饶阳的民乐之乡突出区域特色,探索实现路径,积极推动发展。11个产业集群各具特色,很有借鉴价值。
座谈会上,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作重要讲话。他首先对产业集群工作进行了点评与总结。他指出,几年来,乐器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激发区域经济创新活力。一是产业集聚驱动高质量发展引擎。通过乐器产业集群内,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和骨干企业的深入座谈交流,我国乐器产业集群展现出鲜明共性特征: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从而大幅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完整的产业链条,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市场供应的多样性;持续的技术革新,推动了产业升级,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乐器的追求;积极的品牌建设策略,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度;而政府的大力支持,则为集群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推动了行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这些特征共同助力中国乐器产业集群,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二是特色集群创建发展,工业文化旅游融合展新貌。近年来,中国乐器产业集群,以强劲发展势头和独特区域发展模式,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东部黄桥镇的“中国提琴产业之都”,以其提琴的规模化生产和全球销售网络而著称;中国乐谷则依托深厚的提琴制造底蕴,成功拓展音乐教育、文化旅游等多元产业,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贵州省正安县作为全球最大吉他生产基地,通过“工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河北肃宁县以“星海”“乐海”等知名品牌为引领,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建设走在行业前列,荣获“中国乐器行业先进产业集群”称号。天津静海区的乐器产业,以手风琴和各类西洋、民族乐器为主导,通过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发展音乐教育,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昌乐县鄌郚镇的电声乐器产量占全国前列,注重品牌和文化附加值的提升,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乐器生产基地。此外,兰考县、德清洛社、余杭中泰、河北饶阳和扬州琴筝产业等集群也各具特色,通过政府支持、精准施策和企业创新,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集群不仅在产品制造上追求卓越,还积极探索文化旅游、音乐教育等多元化发展路径,推动了乐器产业的全面升级,同时传承和弘扬了地方文化。三是集群面临共性挑战,谋求突破发展瓶颈。当前市场竞争加剧,要求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控制成本和增强创新能力。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乐器制造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要求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出口型企业构成风险,要求企业灵活应变。此外,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制约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应对这些挑战,各乐器产业集群需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之路,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措施,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世界乐器制造、消费及出口大国,王会长强调,中国乐器行业近年来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步伐,产业集群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五大特征。市场虽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渐趋平稳;内需复苏步伐虽缓,但外销渠道多元化且增速提升;低端市场逐渐萎缩,而高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为行业注入新动力,品牌优势日益显现;娱乐需求日渐旺盛,人均消费潜力巨大。他强调,乐器行业在经历了2023年的低位运行后,现已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行业效益有望提升。今年1至4月,乐器行业运行状况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行业规模逐步扩大,生产活动回升向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16个百分点。二是市场需求虽仍不畅,导致主营收入略有下滑,但降幅正在逐步收窄,营收同比下降3.39%。三是盈利状况不断改善,行业复苏趋势分化明显,利润增长达34.79%。其中,西乐市场仍呈下滑趋势,但电子乐器市场表现强劲,同比增长高达498.81%,中乐器市场也实现16.24%的增长,利润率达20.95%。四是出口市场持续向好,尤其是新兴市场表现亮眼,累计出口增长14.28%,连续四个月保持正增长。高附加值产品如弦乐器、打击乐器、电子乐器等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APEC、RCEP成员国以及欧盟、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均实现显著增长。五是由于内需减弱,进口受到一定抑制,同比下降27.43%,其中钢琴等产品降幅超过30%。尽管整体趋势积极,但西乐市场,尤其是钢琴市场,仍面临较大压力。
面对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为确保乐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王世成理事长强调,各产业集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体要求,同时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战略。他进一步强调“六进六稳”的工作思路。一是进在央地政策叠加,稳企业信心。面对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减弱等困难,建议集群所在地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产业政策,出台区域性的支持政策,如奖励创新、激励专精特新、鼓励乐器进校园等,以政策叠加效应激发企业发展信心,实现逆势增长。二是进在群内企业抱团,稳良性运转。集群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命运共同体关系的重要性,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与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地方政府、集群管委会和协会应给予更多服务支持,促进企业间的经验交流和市场分享,共同应对市场风险。三是进在拓展内外市场,稳订单增长。通过主动开展市场调研,搭建线上线下销售通道,重点提高中高端市场覆盖率和高附加值订单占比。领军企业需持续调整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实现有效益的增长。同时,需关注原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因素,提高利润空间。四是进在加大研发投入,稳创新支撑。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围绕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渠道创新,推动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流程再造。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中高端市场所需的新产业工人。五是进在链式融合发展,稳竞争优势。运用融合思维,坚持“产业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径、人才为本”原则,探索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可尝试双品牌融合发展、校园艺术市场拓展、制造业与文旅业结合等模式,打造特色竞争优势。六是推进集群持续增值,稳定发展。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各集群需不断完善“一平台六中心”建设,即智能制造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国际对标中心、检测追溯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投资决策中心。应因地制宜地发展跨境电商平台,确保集群经济的持续增值和健康发展。
座谈会由孙瑞勇主持。蒋益公致欢迎辞。
杂志期刊
2024年第9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