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10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12月18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学研究所、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协办的“中国民族器乐创作与创新当代问题与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办。
会议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韩宝强,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叶明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章红艳、严洁敏、周望,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刘嵘、杨春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副院长李道新、副院长刘晨,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王杰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魏然、张维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艺术中心袁晓楠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周凌燕等,就有关中国器乐创作的观念转型、音乐文化观念的当代转型、乐器学与人工智能、音乐学与人本主义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毕明辉主持。他认为,在学科体制和培养机制上,综合大学和音乐学院正在打破壁垒与实现优势互补,这种探索具有开创性。
韩宝强的发言以“中国器乐创作的观念转型:乐器与AI声学”为题,他指出,在专业分工高度精细化的今天,能否实现广博与集约的融通,是综合大学和音乐学院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王杰就3D打印如何处理乐器与材质的关系提问,并就古乐的保存与改造等话题发表了见解。袁晓楠和周凌燕分别结合自身的演奏经验,对二胡这一乐器的改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叶明春的发言以“音乐文化观念的当代转型:从蔡仲德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谈起”为题。他认为,音乐的现代性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人”如何自处、如何在时代的激荡中安放自身的问题,这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在二十世纪的重大命题。
本次论坛以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民族器乐为讨论主题,从跨学科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器乐文化的发展。与会专家期待这一理论上的努力能够与实践构成更好的联动关系,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打开一条新路。(光明日报客户端)